稠油中轻组分含量低,沥青质和胶质含量较高,直链烃含量少,从而导致大部分稠油具有高黏度和高密度的特性,开采和运输相当困难。目前,在稠油开采过程中国内外常用的降黏方法有加热法、掺稀油法、稠油改质降黏及化学药剂降黏法。在稠油蒸汽驱时添加乳化降黏剂,是一种较新的稠油开采技术,乳化降黏剂的主要组分是表面活性剂,通过降低油水界面张力,使地层中的稠油从油包水的乳化状态转变为以水为外相的乳化状态,使稠油黏度大幅度降低,采收率明显提高。
水溶性稠油降粘剂
这种降粘剂极易溶于水,配制成一定的比例注入开采井中使稠油的粘度降低,由自然状态下的油包水变成水包油,从而大大降低了稠油的粘度,以便于稠油的开采和运输。这种降粘剂主要在取水方便的油区使用。
油溶性的降粘药剂,在溶解沥青等重质成分,清洁速度要比水溶性的好,渗透、分散直至剥离,速度快,对于含有沥青胶质等垢质成分比较多的油井,施工时间要求短,需要清洗油管,近井地带,使用该类型药剂比较好。另外,由于油溶性的药剂清洗速度快,凝固点低,所以在冬天进行清洗作业相对比较好。
水溶性的降粘剂,一般应用比较普遍,安全配伍性比较好,在日常的作业完井等入井溶液中使用比较普遍,包括日常通过套管添加比较好。为了提升现场效果,好在配制注入前使用加温的水进行配制,不在地层产生冷伤害,(否则,可能要很长时间在地下通过地层热量来恢复,直到一定温度恢复再产生效果),短时间不能产生良好的清洗和降粘效果,因为在温度低的状况下,水溶性的降粘效果是不明显的。因为产品的标准也是以55度进行试验的,就是这个原因。
油溶性的降粘剂一般相对储存,运输,危险性比水溶性的大,难闻气味重,所以一般在夏天,温度相对较高时,一般不采用它。对于含水相对较高的油井,垢十分严重时,在进行降粘解堵作业时,油溶性的比较好。
油带形成机理:
在本品的作用下,从岩表洗出的油滴越来越多,向前移动过程中相互碰撞、聚集合并成油带;油带和更多油珠汇合,聚并为成片的油柱或油墙。随着驱替过程的持续,油柱或油墙就会向油井流动,从而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;